笔趣阁
会员登录
首页 >历史军事 >战国纵横:鬼谷子的局(1-15册) > 第031章|?悯天下鬼谷收徒?争上风张庞斗法

第031章|?悯天下鬼谷收徒?争上风张庞斗法
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

鬼谷草堂里布置一新,气场庄严。墙上悬挂着一张巨大的阴阳八卦图,几案上并列摆放着先圣轩辕帝、周文王、老子及先师关尹子四个牌位,牌位下面是个青铜香鼎。

鬼谷子端坐于席。笔趣阁小说

外面传来几人回谷的脚步声。

玉蝉儿走进,轻声道:“先生,他们回来了!”

“掌灯。”

依鬼谷子嘱托,玉蝉儿在八个方位点起八根松明子,将草堂照得如同白昼。

玉蝉儿巡视一遍,见一切就绪,便退出来,跪在门外。

四子回到草舍,童子吩咐道:“你们换身干净衣服,梳洗一下,一刻钟后到草堂来。”说完转身就走。

张仪追前一步,扯住童子:“嘻嘻,小师兄,这已经回谷了,总该透个风吧?”

“唉,”童子轻叹一声,“师兄本来想给你们一个惊喜,岂料??”瞄向四人,夸张地摇头。

张仪急问:“是何惊喜?”

“好吧,”童子道,“你一定要问,就到你的屋子里说吧。掌灯!”说着走向张仪房间。

张仪以为童子只讲给他一个人,得意地瞟庞涓一眼,进屋掌灯。

庞涓急得跺脚。

童子听到声音,扭过身,看向三人:“来呀,都进来呀!”

庞涓急跟过来,苏秦、孙宾跟在后面。

张仪燃上灯,室内亮堂起来。

童子走到张仪的榻前,看向墙上的“品”字。

张仪几人也看上去。

童子看向张仪:“张仪,你写到第六个品字时,怎么不写了?”

张仪摸头皮,讪讪道:“我??呵呵,忘了。”

“你忘了,先生可是记着呢!到今日为止,你们刚好修满九十日,虽说没有做到心如止水,却也能暂时忘却某些事情,譬如这些品字。本师兄如实禀报了先生,先生认为你们诚心可嘉,决定收你们为徒了。你们收拾一下,这就前往草堂,行拜师礼!”童子伸出两根拇指,恢复孩童本色,“嘻嘻嘻,本师兄贺喜你们喽!”

许是幸福来得过于突然,四人尽皆怔了。

庞涓最先回过神,一把抱住童子,将他举起。

屋顶不高,童子的头碰到屋顶上,发出咚的一声,童子哎哟一声,叫起来。

庞涓忙不迭地放下童子,揉他的头。

孙宾、苏秦、张仪三人无不是热泪盈眶。

孙宾跪下,向童子叩首:“师兄在上,孙宾谢你了!”

苏秦、张仪、庞涓跟着一齐跪下,叩首:“师兄在上,我们谢你了!”

童子傻了。

见四人长叩不起,童子这才反应过来,亦忙跪下,泪水流出:“诸位公子,诸位大哥,你们??童子??承受不起呀!”

张仪过于激动,语不成句:“师兄,三个??月来,日日??夜夜,张仪??服了!张仪??认你这个师兄!”

“张仪,”童子更咽道,“诸位大哥,你们高抬童子了!童子不过是遵师之命,仅此而已!师兄这个称呼也到今日为止,诸位请起,要拜,这就随童子去拜先生,先生早在等候了!”

四人起身,下溪水洗过,换过衣服,童子在前,苏秦、张仪、庞涓、孙宾依序跟后,神情庄严地走向草堂。

草堂的门虚掩着,门外跪着玉蝉儿。

童子吩咐四人跪在玉蝉儿身后,推门进去。

有顷,童子开门出来,候立于门口,一脸严肃。

正厅里,鬼谷子亲手燃起三炷香,插于牌位前的青铜香鼎里,跪地叩首,默默念叨:“弟子王栩叩拜先圣、先师,恳请先圣、先师垂听弟子告白!”连拜三拜,闭目祷告,“先圣、先师曾言,生死、兴亡、福祸、苦乐,凡此种种,皆为自然之道,非人力所能强制也,弟子深以为然。弟子数十年如一日守于鬼谷,视乱世于不见,观纷争于世外,日日修身养性,时时体味天道无常、世道变换,期待自觉自悟之境。然而,树欲静而风不止。天下纷争日甚,百姓苦难日重,更有墨者屡屡进山论辩,苦劝弟子。弟子深知,人算不如天算,收留四人当是贪念。但天地日月可鉴,弟子拳拳之心别无他求,只为早一日结束列国纷争,使世界清平,使苍生安居乐业,使天、地、人三道一脉贯通!弟子此举,若是不明不智,不自量力,乞请先圣见谅!蝉儿秉承其母汕儿,质纯性洁,智慧敏锐,与童子俱为天生道器,弟子亦留于此,一并收徒!”

鬼谷子祷毕,行再拜大礼,缓缓起身,于师位坐下,转对童子道:“小子,让他们进来吧!”

童子声音清脆,朗声道:“玉蝉儿、苏秦、张仪、孙宾、庞涓,先生有请!”

玉蝉儿在前,苏秦、张仪、孙宾、庞涓依序跟后,鱼贯而入。

童子率先跪下,五人跟着下跪。

六人叩拜,齐声道:“弟子叩见先生!”

鬼谷子轻咳一声,缓缓说道:“玉蝉儿、苏秦、张仪、孙宾、庞涓,你五人愿意跟从老朽,在此谷中修身悟道吗?”

五人俱拜道:“弟子愿意!”

“你等五人立意修道,愿心可嘉,老朽秉承天意,收留你等为徒,与童子并列弟子,今日即行师礼!”

五人再拜:“谢先生大恩!”

“你等六人可依入山时日排定次序。童子为大师兄,玉蝉儿次之,再次苏秦,再次张仪,再次孙宾,再次庞涓!”

六人齐声:“弟子谨遵师命!”

鬼谷子看向童子:“小子,你起来!”

童子起身,走到鬼谷子身边。

“参礼,你做司仪!”

童子朗声唱宣:“师妹,诸位师弟,拜师礼开始,一拜天道!”

鬼谷子缓缓起身,转过身来,面对阴阳八卦图跪下,三拜九叩。童子、玉蝉儿及苏秦四人紧跟先生,行三拜九叩大礼。

“二拜先圣、先师!”

鬼谷子与众弟子依次叩拜几案上的四个牌位。

“三拜恩师!”

鬼谷子起身,正襟危坐于牌位前面。

玉蝉儿等五人叩拜于鬼谷子面前,行三拜九叩大礼。

礼毕,童子看向五人,道:“玉蝉儿师妹,诸位师弟,请跟着我宣誓!”说完转对鬼谷子,举手过顶,朗声领誓,“先圣、先师在上,弟子愿投鬼谷先生门下,拜先生为师。自今日始,抛弃杂念,跟从先生修身养性,一意向道。若有背弃,天地不容!”

五人异口同声:“先圣、先师在上,弟子愿投鬼谷先生门下,拜先生为师。自今日始,抛弃杂念,跟从先生修身养性,一意向道。若有背弃,天地不容!”

童子面对鬼谷子,朗声道:“禀报先生,诸弟子誓毕!”

“先圣、先师在上,”鬼谷子朗声说道,“自今日始,山人王栩听从天命,继童子之后,再收留玉蝉儿、苏秦、张仪、孙宾、庞涓五人为弟子,敦促他们修身悟道,各成正果!”又扫诸人一眼,“诸位弟子,礼毕了,你们起来吧!”

五人谢过,改跪为坐。

鬼谷子逐个扫一眼,微微一笑:“你们拜师是为参悟大道,老朽问你们,什么是道?”

五人面面相觑,谁也不肯先说。

鬼谷子看向玉蝉儿:“蝉儿,你可知道?”

玉蝉儿拱手应道:“回先生的话,先圣老聃有言:‘有物混成,先天地生。寂兮寥兮,独立而不改,周行而不殆,可以为天地母。吾不知其名,强字之曰道,强为之名曰大。’先生所说之道,可是此否?”

“此为先圣所言,老朽问的是,你可知道?”

玉蝉儿摇头。

鬼谷子转向苏秦四人:“你们四人,谁能知道?”

张仪朗声应道:“回先生的话,道是混沌!”

鬼谷子微笑:“还有吗?”

“道是阴阳!”

鬼谷子又是一笑:“还有吗?”

张仪嘴巴张了几张,合上了。

庞涓眼珠儿一转,接道:“道是恍惚,是若有若无!”

“还有吗?”

庞涓答不上来。

鬼谷子转问苏秦:“苏秦,你知道否?”

苏秦嗫嚅道:“弟??弟??弟子不??不知!”

鬼谷子再看孙宾:“孙宾,你可知道?”

孙宾摇头:“禀先生,弟子不知!”

“呵呵呵,”鬼谷子笑道,“你们五人为道而来,却有三人不知什么是道,两人妄称知道,却也只知表皮,且拾人牙慧,非体悟所得!”

鬼谷子一番话说完,张仪、庞涓俱自僵了脸,垂下头去。

玉蝉儿抬头问道:“弟子愚笨,请先生开示!”

鬼谷子冲她一笑:“道乃天地玄机,万物终极之源,先圣称之为无。”

张仪不解地问道:“请问先生,道既是无,弟子又从何处感悟它呢?”

“问得好!”鬼谷子冲他点下头,“道虽是无,却能生有。万物皆由道生,此所谓先圣所言之‘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’之理。”

庞涓插嘴道:“请问先生,道既然是无,我们何处寻找它呢?如果寻找不到,又如何感悟它呢?”

“问得好!”鬼谷子亦冲他点头,“宋人东郭子遇到庄子,东郭子说:‘请问先生,道在哪儿?’庄子说:‘道无处不在。’东郭子说:‘你说个实处来。’庄子指着一群蝼蚁说:‘道在这儿。’东郭子惊讶地说:‘道怎会如此卑微呢?’庄子指着旁边的杂草说:‘也在这儿。’东郭子正在惊异,庄子指着旁边的瓦砾道:‘这儿也是。’东郭子难以置信,抗辩说:‘先生怎么越说越过分呢?’不待他的话音落地,庄子就又指着旁边的一堆粪便说:‘看,道在这儿!’”

玉蝉儿恍然有悟:“先生是说,万物皆由道生,道亦在万物之中。万物无处不在,道亦无处不在,我们若要悟道,就要从感悟万物开始!”

“说得好!”鬼谷子赞道,“世间万物皆由道生。既为道生,内即有道,因而万事万物之理,亦为道之理。所谓悟道,就是修炼一双慧眼,经由此事之理,见出此道之理,再由此道之理,见出彼道之理,层层上推,终至见道。修炼越深,慧眼越锐,穿透力越强,距道亦就越近。”

庞涓不无兴奋地一拍大腿,朗声道:“先生,弟子知道了!”

庞涓这么快就已“悟道”,众人皆是一惊,诧异的目光纷纷射向他。

鬼谷子微微一笑:“悟道可有四重境界,初为闻道,次为知道,再为见道,终为得道。昔日鲁人仲尼闻道,却不知其所以然,遂不辞劳苦,赴洛阳问道于先圣老聃。先圣论道三日,仲尼由是知道,悟人世之理,立儒家之言。由此可见,‘知道’二字,甚了不起!”

庞涓羞愧不已,脸上发烫,再次垂头。

孙宾问道:“请问先生,世间万物如此繁杂,弟子当从何处开始感悟?”

鬼谷子看向他:“问得好!依老朽的体悟,你们可从最乐于去做的事情开始。只有乐意去做,才能悟得深刻。说及此处,今日倒是机缘,你们可各述己志,选定你们喜爱的入道法门,为师也好因材施教,助你们早日悟道。”

苏秦四人面面相觑,似是没听明白。

鬼谷子看向玉蝉儿:“蝉儿,你先说!”

玉蝉儿脱口说道:“回先生的话,弟子诚愿由医入道,求先生成全!”

“甚好!”鬼谷子转对苏秦,“苏秦,你想由何入道?”

苏秦似乎从未想过这个问题,一下子怔了,沉默半晌,又口吃起来:“弟??弟??弟??”

见他“弟”不出来了,鬼谷子打断他:“苏秦,你不必慌急,我这问你,你最想做的是什么?”

苏秦反倒更紧张了:“弟??弟??”

鬼谷子给他一笑,示意他放松下来:“慢慢想,你可有愿望?”

苏秦低头一阵,缓缓点头:“有??”

“说出来!”

张仪用肘子顶下他,轻声提醒道:“吟哪!”

苏秦却如没有听见:“弟子就??就??就想口??口??口若悬??悬??悬河!”

“呵呵呵,”鬼谷子轻笑几声,点头,“是个不错的愿,你可由口舌之学入道!”

苏秦叩首:“谢??谢先生指??指点!”

鬼谷子望向张仪,目光征询。

张仪没有立即说出,反问道:“请问先生,何为口舌之学?”

“口舌之学就是开口闭口的学问!”

张仪愕然:“开口闭口也有学问?”

“凡事皆有学问。”

张仪略一沉思:“弟子嘴贫,愿从苏兄,由口舌之学入道!”

“好。”鬼谷子点头,转向孙宾,“孙宾,你想由何入道?”

孙宾不假思索:“兵学可否?”

“兵学亦是学,当然可以。”

庞涓大喜,亦忙说道:“先生,弟子愿从孙兄,由兵学入道!”

“甚好。”鬼谷子扫众弟子一眼,朗声道,“你们各抒己志,选定入道之门,老朽心中已是有数。天下学问各有偏倚,学到极处,俱与道通,此所谓殊途同归。学问为术,万术同归于道。医学、兵学、口舌之学,内中既有机巧之术,也有统御之道。术为道御,亦为道用。换言之,术是利器,道是根本。若是只学其中之术,不悟其中之道,终将祸及自身。”

庞涓听得愣了,不解地问道:“先生是说,兵学也有术、道之分?”

“任何学问都有术、道之分。就兵学而言,用兵之术在于战胜,用兵之道在于息争。故善用兵者,并不好战。用兵之道,在于不战而屈人之兵,在于化干戈为玉帛,以四两拨千钧。”

张仪急问:“请问先生,口舌之学呢?”

“口舌之术在于制人,口舌之道在于服心!”

“如何才能做到服心?”

“口为心之门户,心为神之门户,若能做到善言,就能直通心神,做到服心。”

“先生是说,只要能说会道,就能服心?”

“非也,能说会道不为善言!”

“何为善言?”

“善言者,言则口若悬河,旁征博引,可使人想所不欲想,行所不欲行;不言则神定如山,势若引弓之矢,可使人心神不安,如坠云雾中。此所谓不言即言,无声胜有声。”

张仪豁然开悟,点头道:“先生是说,所谓善言,就是知晓何时言,何时不言!”

“正是!”

“如何方能做到何时言,何时不言呢?”

“悟道。只要悟了道,就能控制口舌,做到何时言,何时不言!”

“乖乖,”张仪咂舌道,“口舌里面竟藏有这么大的学问,张仪服了!”

“张仪服了”几乎是张仪的标签,众人皆笑起来。

师徒几人有问有答,又谈一时,不知不觉案上烛熄。童子转身欲点,鬼谷子朝他摆手,看向众人:“时辰不早了,你们各去歇息。老朽洞中有一书库,尚有少许存书,皆为先圣、先贤的悟道体验,你们可自行选读,慢慢参悟。”

五人叩首:“谢先生赐读!”

“蝉儿,”鬼谷子看向玉蝉儿,“此书库由你掌管,苏秦四人每日许借一次,每次许借一册,晨借暮还!”

玉蝉儿点头:“弟子受命!”

无数次的失望绝望,三个月的艰难煎熬,四人绕来转去,陡然间苦尽甘来,不仅成了鬼谷子的正式学徒,且又各遂心愿,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做梦一般。

从草堂里出来,已是月明星稀。尽管各自喜出望外,四人却一反常态,一路无话,径直走向他们的草舍。即使是庞涓、张仪也是各自低了头。

这是因为,他们的耳边充满了鬼谷子的声音,也都在各自嚼咬鬼谷子说出的每一个字。

回到草舍,四人各进各的屋子。

苏秦走到榻前,正襟危坐,祭起近日所学,闭目静坐,鬼谷子的声音就如天边滚雷在他的耳边阵阵回响:“口舌之术在于制人,口舌之道在于服心??口为心之门户,心为神之门户,若能做到善言,就能直通心神,做到服心??善言者,言则口若悬河,旁征博引,可使人想所不欲想,行所不欲行;不言则神定如山,势若引弓之矢,可使人心神不安,如坠五里云雾中。此所谓不言即言,无声胜有声??只要悟了道,就能控制口舌,做到何时言,何时不言??”

苏秦正冥思间,门响了,张仪走进。

苏秦似是没有看见。

张仪就着月亮的辉光,寻了地方坐下。

苏秦依旧没有理他,闭目端坐。

张仪忍不住了,重重咳嗽一声:“苏兄??”

苏秦动了下,扭过来,睁眼看他。

“唉,”张仪轻叹一声,“今日之事,张仪真正服了!”

苏秦以为他要说出什么惊人之语,不想又是此话,遂闭上眼去。

张仪走到榻上,扳过苏秦:“我说苏兄,听见没?”

苏秦点头:“听到了!”

张仪叹服道:“你说,先生这儿,”指下自己心窝,“有多深?”

苏秦望向他,没有说话。

“啧啧啧,”张仪咂舌道,“在下方才总算想明白了,先生他??嘴上赶我们下山,其实早就收下我们了,只是在故意折腾我们。如今想来,这番折腾,其实就是在教训我们,在琢磨我们成器啊!”

见他提到这个,苏秦也是有悟,盯住他道:“是哩!”

“值了!张仪此生竟能拜到这样的先生,值了,值了!”张仪感慨地握紧拳头,“此生值了!”

翌日晨起,鬼谷洞中,童子摸黑走在前面,苏秦四人紧跟于后。

鬼谷洞穴,洞中有洞,洞口偶尔还会现出一道帘子。

山洞七绕八拐,时宽时窄,时高时低,偶尔还要低头,就如走迷宫一般。

因是第一次进来,几人一路好奇。暗黑中,由于不熟悉地形,走在前面的苏秦额头被撞,哎哟一声揉起来。庞涓正在笑他,脚趾踢在一块石头上,也抱脚直哎哟。

正嬉闹间,前面亮堂起来,现出一支火把。

举火把的是玉蝉儿,穿一身白衣,婀娜多姿。一股幽香袭来,张仪下意识地深吸几下,眼睛都直了。

玉蝉儿站的地方是一个岩穴的洞口,身边有个木栅门,敞开着。苏秦、孙宾、庞涓就着光亮欣赏她身后的高大岩洞,只有张仪两眼直直地锁在玉蝉儿身上。

玉蝉儿指向洞口:“这儿是先生的藏书洞,你们各燃火把,自寻书去。记住,先生吩咐,你们只有一刻钟的选书时间,每人每日许借一册,日落时分归还。若是过时不还,三日内不可再借!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
点击切换 [繁体版]     [简体版]
(本章节第1页/共3页)
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